信息窗:探索交通与建筑的双重魅力----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会员日活动 | ||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24-11-19 13:14:30 点击:598 | ||
为学习国家重大工程的强大建设能力和先进技术水平,深入了解设计、施工的关键技术和创新理念,11月11-12日,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前往深圳开展会员日活动,由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王华带队,组织部分专委会、地方学会以及会员单位代表观摩深中通道工程和深圳玛丝菲尔总部中心。 11月11日,省学会观摩团一行前往深中通道实地参观。深中通道位于珠江三角洲伶仃洋海域,是连接深圳市和中山市的跨海通道,是世界级“桥、岛、隧、水下互通”跨海集群工程,也是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核心交通枢纽工程。深中通道线路东起于机场互通立交,西至翠亨东互通,由东人工岛、深中隧道、西人工岛、深中大桥、万顷沙互通、中山大桥组成;通道线路主体工程全长约24.0千米,其中海中段长度约22.4千米;通道线路为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主线设计速度为100千米/小时,项目总投资460亿元人民币。
在西人工岛上,观摩团沉浸式体验深中通道的建设全过程,以时间为轴深入了解深中通道创造的十项“世界之最”。其中桥梁部分5项,即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主跨1666米)、世界最高通航净空海中大桥(主塔高270米)、世界最大海中悬索桥锚碇(重约100万吨)、世界最高悬索桥抗风检验风速(临界颤振风速超80米/秒)、世界最大体量钢桥面热拌环氧沥青铺装(钢桥面铺装总面积37.88万平方米)。海底隧道部分五项:世界最长的双向八车道海底沉管隧道(长5035米,沉管毫米级对接)、世界最宽的海底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最宽55.6米)、世界单体体量浇筑最大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单个标准管节混凝土浇筑方量2.9万立方米,累计91万立方米)、世界首例水下高速公路枢纽互通-机场互通立交(东人工岛)、世界最宽的可反复折叠M型止水带应用于沉管最终接头(3米)。
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车,对完善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络和珠三角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珠江两岸产业互联互通以及各类要素高效配置,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开启了一条打造珠三角“一带一路”文化名片,激活新时期新发展的文化建设之路。
11月12日,省学会观摩团前往深圳玛丝菲尔总部中心,中心集办公、酒店和商业功能于一体,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由新西兰著名建筑师Fred Van Brandenburg设计,灵感来源于西班牙建筑师高迪的建筑风格以及玛丝菲尔2006年秋冬大秀视频中的海鸟,整体造型仿佛一只张开双翼的雄鹰,自然仿生形态让整座建筑充满魔幻和生命力,创造出既美观又适应生态环境的建筑形态,是一种非常先进和环保的建筑理念。
建造过程是工匠精神的全面体现,建设方对工期无要求,工程于2007年设计,2009年初开工,2021年底竣工,整体施工过程历时13年。工程运用自然界的各种生物形态,如植物根茎、叶片和动物羽毛等元素丰富设计创作,树冠般的屋檐、藤蔓般的石壁、丛林般的空间结构使得建筑具有严谨逻辑次序的同时,又富质感与动态感,流动与呼吸的感觉在石墙石柱间弥散,回收的天然石材、砖块和废弃的碎瓷片重塑后获得了新的生命力量。大量的弧线、拱形、双曲面等结构元素,随处可见的回收旧材再创作,彰显其对手工艺复兴及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该工程先后克服诸多力学、仿生学、绿色技术、施工工艺难点等,单个工程就创出9项国家发明专利和35项实用新型专利。
2024.11.18 | ||
|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电话:0510-83794882
0510-83797787
网址: http://www.wxqyjc.com邮箱l:service@wxqyjc.com
地址: 无锡市锡港西路107号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新闻中心